您当前的位置:  临安档案信息网—>工作动态
 
虫蛀发霉结板的古籍究竟是如何修复的?杭+记者探访临安古籍修复队
发布时间:2022-11-29

岔脚,俯身,伏案。

头往桌面使劲“钻”,双眼如瞄准靶心一般死死盯住古籍。古籍的每一毫米破损都是要消灭的“敌人”,上方文字的每一个笔画都是要保护的“友军”。

手持的镊子,是上战场的“枪”。“一攻一守”间,担负起的是古往今来、承前启后的古籍修复战!

11月初起,这场“战役”由46岁的徐师傅、35岁的刘师傅、35岁的邓师傅、34岁的余师傅、31岁的张师傅组成的省档案馆下属企业杭州富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古籍修复队“五人组”在临安裱糊工作室里悄然打响。


刚刚“脱手”了数十张被胶带纸强行“二次修复”的《浙西日报》原版古籍,五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面对记者的到访,余师傅拿出了此前留存的修复前的“初面貌”图——彼时的报纸古纸张遭损坏后,被胶带纸毛糙地粘贴在一起,纸张冗成一团,胶下的纸色随着时间累积产生化学反应,已与周遭的纸色相异。

“当时没有完整的古籍修复体系,档案管理员‘救报心切’用了这个办法,反而是弄巧成拙了!”余师傅说,修复这样“二次损坏”的纸张,时间和功夫不可同一而语。“普通的旧报一天可以修4张左右,像这样被‘二次损坏’的报纸至少要花4天才能修一张。得用药水一点一点地把胶带从报纸上剥离,尽最大努力保存原有纸张和印刷字体。”

虫蛀的古籍,破洞口的四周通常较为平整,需要把古籍洞口在不损坏原有纸张的基础上,一点点地打磨粗糙,方便修补纸紧抓纸张不脱落;

发霉的纸张,脆弱易破,在过酸以后需要用极其“温柔”的手法,用软刷清理霉斑、用镊子清理污物后,再做纸张拼接修复;

……

“最难修的是结板成‘砖头’的古籍,要根据古籍的纸质不同而灵活处理。拉力强度比较好的纸张,用药水浸泡、清洗、揭页;如果纸张很脆,一碰就散了,要先上锅蒸,再清洗揭页!里面的学问挺多的。”刘师傅是队中公认最具天赋的修复员,当年学习一个月左右就上手的记录,至今未有人能打破。她的话语间,充满着对高难度修复挑战的信心和激情。

回想起至今团队修过难度最大的古籍,刘师傅回忆,不是书也不是报,是图。“上回在海宁修过手绘的地图,面积有两个A3纸这么大。当时已经很碎了,还好下面有托一层无纺布,我们一点一点修起来的。”

研究表明,酸性物质是加速古籍文献纸张酥化变脆的主要原因,严重将导致其纸张轻触即化为粉末,故先要测量古籍的PH值酸碱度,如酸度偏高首先要进行脱酸处理。

然后就可以进行修复了。步骤是这样的:

①准备,打湿工作台,先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上几张吸水纸;→ ②清洁,吸水纸上方铺古籍报纸,用喷水壶将其打湿,用软刷和镊子把表面的污物清理干净;→ ③初修补,先用宣纸把四周作“封边”处理,以宣纸的韧劲做保护,使其后续不易撕裂;→ ④精修补,用比宣纸价格高出十数倍的“桃花纸”做修补的“针线”,一手拿镊子,一手铺桃花纸,以缺损洞口的实际样子为导向,尽可能地完美把纸张1:1地粘贴修补;→⑤总铺,全部修补完成后,再把报纸完整平铺,在正面用棕刷压实一张桃花纸,以增加纸张韧性;→⑥上墙,完成全部修补工序后,把湿报纸上墙晾晒,经过两次上墙后,修复完成。

“十个人一起来学修古籍,最后有一个人能留下来,师父就很高兴了!”队里年纪最轻的张师傅,在被问到这门手艺学起来辛苦与否时,一句回答激起了团队的共鸣。嬉笑中,似乎每个人都为自己坚持学成这门手艺,而有强烈的自豪感。

到底什么这么难?竟然劝退了90%的学徒。

张师傅说,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缘让她在同伴的介绍下接触到了古籍修复,“这有什么难的?!看看不是很简单吗。”带着初生牛犊的懵懂和憧憬,她踏上了学艺路。

“不到半个月,周围同门该走的都走了,我也快坚持不住了。”张师傅道出了“开溜”的几大理由。

枯燥。刚开始学时师父就是让在一边看,看各种不同材质的古籍、看他的修补方法,千篇一律,非常地枯燥无聊;

累。一站、一趴下就是一天,从腿脚到颈椎,累到抽筋酸痛是常有的事;

脏。修复过程中双手不能戴手套,成年累月与浆糊、清洗古籍的污水打交道,冬天常会出现皲裂;

悟。“需要让纸听你的话”,是行内公认的最高境界。让古籍的纸“听话”修复,需要对古籍纸张的“脾性”了如指掌后,对症下药;让填补破洞的纸“听话”,需要对洞口有高超的临摹技术,双手下,镊子和纸张的配合需要天衣无缝,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

一晃5年,张师傅的鼻梁间架起了眼镜。笑呵呵的她,只要双眼转向古籍,神情瞬间严肃,但眼睛里的光还是藏不住。 

修复古籍,是门手艺,更是一份匠心。

“一张古籍到修复员手上,它的命运就全部交过来了。”46岁的徐师傅,虽40岁左右才踏入这个行业,但是全队公认最有“情怀”的修复员。

徐师傅说,修复工作不是“流水线”,每一个修复员都是全能型选手。这就意味着有多大限度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力修复,全凭个人的责任心,也就是这一份匠心。

“刚入行的时候,师父就和我们交代了三个‘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我们修的东西虽然不能和故宫里的比,但也都是文物,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文化财富啊,辛苦一点又有什么呢!”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档案馆不断加大红色档案征集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红色档案。自今年9月份开始,临安积极响应,重点修复临安档案馆馆藏的《民族日报》、《浙西日报》两款报纸古籍。

临安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番修复内容,包括近2000张1939-1945年间的《民族日报》,1000余张1937-1945年间的《浙西日报》。

据介绍,临安区档案馆计划年底前把修复好的《民族日报》全部数字化高清录入线上的红色资源档案专题库,《浙西日报》也将完成线上录入。修复好的原版报纸古籍母版,将全部制作档案盒在馆内保存。为更好地保护母版,下一步,还计划制作仿真件供后续查阅使用。

1939年1月5日,一份由我党宣传团结抗日主张的进步报纸《民族日报》在临安於潜镇鹤村祠堂里诞生。《民族日报》是一张四开版日报,报头题字是孙中山手迹“民族日报”四字剪贴制版而成。在名义上是当时的浙西行署办的,实际上是由共产党掌握领导权进行抗日爱国宣传的阵地。它从创刊之日起到改组前止,一直在共产党领导下,宣传党的爱国团结抗日的方针、政策。报社50多名工作人员中,有共产党员30多名。《民族日报》在鹤村办了不到3年,1941年4月以后,国民党浙西行署两次改组《民族日报》社,企图“拿回”《民族日报》社的领导权和掌控权。期间,逮捕、杀害了10多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如今,《民族日报》已成为临安珍贵的红色档案。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程玉兰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电话:0571-63920937 传真:0571-63723983

杭州市临安区档案馆版权所有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